自古以来,听话的孩子总是讨人喜欢,被人们称为“好乖乖”。
在许多家庭里,妈妈总是喜欢对孩子说:“好孩子,乖一点,听妈妈的话。”在托儿所,阿姨说:“好孩子,乖一点,听阿姨的话。”没有一个大人对孩子说:“好孩子,你要按实际办事啊!”这就是我们教育方法的特点,也就是“听话”教育。通常孩子总认为,爸爸的话都是对的,阿姨老师的话不会有错,大人的话都是真理。如果不加引导,久而久之孩子就会失去求是精神。鲁迅先生在谈到“好乖乖”时曾经说过:“中国一般的趋势,却只在向驯良之类——‘静’的一方面发展,低眉顺眼,唯唯诺诺,才算一个好孩子。活泼、健康、顽强、挺胸仰面……凡属‘动’的,那就未免有人摇头了。”又说:“驯良之类并不是恶德,但发展下去,对一切事情无不驯良,却决不是美德,也许简直倒是没出息。”
“乖”孩子往往懂事早,有较认真的学习态度,较踏实的工作精神,这都是好的。然而孩子太“乖”了,看来也并非对成才有利。过分的“乖”,将会淹没孩子的个性,阻碍创造性的产生和发挥。因此,对于“乖”孩子,父母对其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和求异思辨能力的培养,往往是更为重要的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