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疸只是一种表现,而不是一种疾病,很多疾病都可以引起黄疸。女性怀孕时由于一系列生理或病理方面的变化,黄疸发生率比未孕女性要高,常见孕期黄疸有:
1.病毒性肝炎妊娠期乙型肝炎的临床表现与一般患者临床表现相似。主要表现为消化系统症状,如食欲缺乏、恶心、呕吐、腹胀、肝区痛等。继而出现乏力、畏寒、发热,部分患者有皮肤巩膜黄染、尿色深黄。可触及肝大,肝区有叩击痛。
乙肝患者孕期做好肝功能检查的同时应做好产前各项检查,做好围产期保健,密切观察胎儿发育情况,注意有无并发症的发生,注意血糖变化。注意调节情绪,保持乐观开朗的心境,避免情绪激动,注意休息,保证睡眠,适量运动,避免过重的体力活动。注意饮食营养,合理膳食,以低脂肪、高蛋白、高维生素、易消化的饮食为主,不要盲目进补,适当控制食量。
妊娠中期、晚期患乙型肝炎,属高危妊娠,应及时入院,在医生监护下分娩,避免向肝衰竭发展。
乙肝的传播途径主要为母婴传播、血液传播、性传播和皮肤黏膜传播。母婴传播即由乙肝或者携带乙肝病毒的孕妇在产前、产程中和产后一段时期通过多种途径和方式将HBV传给婴儿,并造成婴儿不同程度的感染状态。随着献血管理的加强和乙肝疫苗的逐步推广,HBV感染在普通人群中水平传播的势头已经得到遏制,而母婴垂直传播成为导致慢性感染的主要途径之一。我国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有30%~50%是通过母婴传播形成的。母婴传播主要包括4种途径:妊娠期胎儿子宫内经胎盘传播,即“垂直传播”;分娩期胎儿通过产道时接、触母血、羊水和被粪便污染的组织传播;产褥期授乳传播和日常生活中密切接触传播。
预防乙型肝炎最有效的手段是接种乙肝疫苗,预防效果可达90%以上,尤其适用于乙肝病毒的母婴传播阻断和高危人群。新生儿接种乙型肝炎疫苗越早越好,要求在出生后24小时内接种。新生儿的接种部位为大腿前部外侧肌肉内,儿童为上臂三角肌中部肌内注射。注射后应保持局部卫生,最好3天内不要擦洗。我国发布的《慢性乙型肝炎防止指南》强调:“乙肝疫苗全程接种共3针,按照0、1、6个月程序,即接种第1针疫苗后,间隔1个月及6个月注射第2针及第3针疫苗。”
(1)HBsAg阴性母亲的新生儿:可用5μg重组酵母或l0μg中国仓鼠卵母细胞(CHO)乙型肝炎疫苗全程接种3针。
(2)HBsAg阳性母亲的新生儿:应该在出生后24小时内尽早注射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HBIG),最好在出生后12小时内,剂量应≥100U,同时在不同部位接种l0μg重组酵母或20μg中国仓鼠卵母细胞(CHO)乙型肝炎疫苗,可显著提高阻断母婴传播的效果。也可在出生后12小时内先注射1针HBIG,1个月后再注射第2针HBIG,并同时在不同部位接种第1针l0μg重组酵母或20μgCHO乙型肝炎疫苗,间隔1个月和6个月分别接种第2针和第3针乙型肝炎疫苗(各l0μg重组酵母疫苗或20μgCHO乙型肝炎疫苗)。后者不如前者方便,但其保护率高于前者。
2.急性妊娠性脂肪肝病此病又称产科急性黄色肝萎缩,是一种较少见、预后凶险的妊娠合并症。多发生在怀孕的最后3个月,临床表现常与急重肝相似,可出现急性肝衰竭、胰腺炎、肾衰竭与全身凝血异常而导致快速死亡,首次妊娠的孕妇居多。典型病例表现为起病急,病初有恶心、呕吐、上腹痛、背痛,不同程度的高血压、水肿,黄疸进行性加重,短期内可出现昏迷、腹水,皮肤大片瘀斑,便血、尿血。一旦明确诊断,应立即终止妊娠,这是惟一有效的办法。若待到晚期肝衰竭,凝血功能障碍,再行剖宫产或引产,则可能出现产后大出血,危及母婴生命。
3.妊娠期特发性黄疸此症与妊娠期准妈妈体内性激素大量分泌及某些酶作用异常有关,其症状是先出现全身瘙痒,2~4周后出现黄疸,没有其他不适,一般分娩后黄疸会自行消退。
4.妊娠期呕吐性黄疸这是妊娠早期出现的严重并发症,可导致电解质紊乱,营养摄入不足,胆红素代谢障碍。随着妊娠反应的减轻,黄疸会逐渐减轻。
5.妊娠期肝内淤胆症以全身瘙痒,出现黄疸为特征。多发于妊娠中晚期。瘙痒和黄疸常在分娩后2周内消失。
孕期暂时性的转氨酶升高往往是由于胎儿的代谢产物同样需要母体的肝脏排泄,导致母体肝脏负担过重引起的,通常在服用保肝药几周后就会好转。如果转氨酶持续几周没有改善,就需要考虑孕期急性肝病的发作可能。
大多数准妈妈的肾功能都是正常的,少部分准妈妈在怀孕前就存在问题,所以孕期需要重视这两项指标。妊娠后准妈妈身体负荷加重,肾脏疾病在妊娠期间会有不同程度的加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