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医学界对部分患乙型肝炎(简称乙肝)的孕妇主张采取的措施是积极治疗,让其自然分娩。
孕妇患乙型肝炎后,乙型肝炎病毒可通过胎盘进入胎儿体内,也可通过产道分娩和羊水污染等途径传染给婴儿。
据我国资料统计,孕妇中乙型肝炎病毒携带率为5%~10%,乙肝病毒母婴传播率为20%~50%;如果母亲乙肝e抗原阳性,则传播率可达75%~95%。据统计,乙肝病毒表面抗原( HBsAg)阳性孕妇所生的婴儿,在出生后l~3个月内约有70%血液中出现HBsAgo由于婴幼儿免疫系统功能尚未成熟,无力清除侵入体内的乙肝病毒,一旦感染,易成为无症状的乙肝病毒携带者或转为慢性肝炎。患乙型肝炎的孕妇主要通过产道分娩传播乙肝病毒给下一代。
避免将乙肝病毒传染给婴儿的最好方法是,给新生儿注射乙肝疫苗。
乙肝疫苗应在新生儿出生后24小时内、1月龄、6月龄各注射1针,每次剂量为酵母基因工程疫苗10微克。注射乙肝疫苗对新生儿的保护效果可达900700也可在新生儿出生6小时内注射乙肝高效免疫球蛋白( HBIG)200国际单位,半月后再注射200国际单位,然后于出生后第1、2、7月龄注射乙肝疫苗,其保护效果可达95%。以上2种办法可有效防止孕妇产道分娩以及产后母婴密切接触时传染,但不能预防乙肝病毒通过胎盘传染给胎儿。最近,上海医科大学研究的初步成果是,在孕妇分娩前3个月,每月注射l针200国际单位的HBIG,至临产前共3次,预防效果明显,较之其他乙肝病毒孕妇所生的新生儿,子宫内乙肝病毒感染率减少近2/3。
此外,由于乳汁不是传播乙肝病毒的主要途径,其危险性小于血液传染,因此,如果婴儿注射了HBIG和乙肝疫苗,就可以进行母乳喂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