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们天真活泼,令人喜爱。他们自己快活,大人们看见他们也愉快。但他们会给人带来困窘、烦恼甚至最深重的悲痛。他们诚心诚意地要学会如何在成年人的世界中生活,所以他们期望父母教导他们如何达到这个目标。
父母看见孩子做出一些无教养的举止,会觉得难受和心烦。一个五岁的男孩常常在有人的场合对他母亲大吼大叫,弄得母亲十分难堪,但又不知道如何制止。有些孩子有很强的破坏性、攻击性,他们到一个陌生的地方,总让父母提心吊胆。
坦率地说,孩子不文明的举止来自于父母们自身。当孩子嘴里塞满食物时还叽叽呱呱对人说话,父母觉得这个举止很糟糕,可他们忘了他们自己也可能一边吃着东西一边说话。孩子还会任意乱拨盘子里的菜,把自己愿意吃的菜拨到自己碗里,或者用勺子乱敲碗盘,奏出他们认为的动听音符。这些行为,父母平时制止了吗?纠正了吗?一个孩子才一岁半就会骂人,那他的父母平时可能没少把粗野的话作为习惯用语一孩子在生活中很容易模仿大人。
孩子缺乏教养的举止经常表现为对人不尊重,这类事经常发生在大人带孩子出门拜访朋友的时候。孩子一熟悉陌生的环境,其“家教”成果便暴露无遗。陔子可以在生人家里为所欲为、要这要那、翻桌子开柜门。稍不顺意,还会对别人吐口水、冲人伸舌头,甚至骂一些不堪入耳的脏话。令人伤心的是,有些溺爱孩子的父母对孩子的这些行为,全然不管不顾,不加以批评制止,甚至以赞赏的态度对待孩子,如此一来孩子只会越加放肆。父母的朋友尽管心中不乐意却碍于情面,不好开口评论。但孩子的教养最能反映父母的教育情况。
孩子没有教养还表现为粗野的行为:常常给别人制造麻烦,任意破坏东西,打别的小孩,用力捶打门,大喊大叫,说脏话等。一般来说,没有家教的举止是在家里形成的。如果能在家里告诉孩子一些尊重别人的规矩,许多尴尬便可以避免。看见孩子老爱冲人吐口水,父母就明确地告知:“冲别人吐口水是很不文明的行为,会伤害别人的感情,人家会难受。”孩子最初并不懂得吐口水的意义,这下他明白了。如果孩子在客人家吃饭,在座位上跳来跳去,搅得大家不安,你必须严肃地告诉孩子:“这不是在家里,不是做游戏。”然后应该向孩子提出建议,在座位上时应该怎么做才比较合适。孩子的行为既然是在父母的注视下,父母就不能熟视无睹,而要时时纠正他们那些无教养的行为。
让孩子懂得必须管束自己,是纠正孩子无教养行为的最好方法。比如孩子出门玩,父母跟孩子约法三章:第一,不许打别的小朋友;第二,把好东西分给小朋友吃;第三,不要碰坏东西。父母还要告诉孩子“你的表现如何,我全知道”,孩子便会认真地管束住自己了。
对孩子无教养行为的纠正,要避免“以牙还牙”的方式。孩子打了人,父母便打孩子;孩子骂了人,父母也骂孩子。这种做法会使孩子觉得打人骂人是教训人的正当手段。
当孩子有了无教养的行为时,父母应当记住这些忠告:
●亡羊补牢,为时未晚。
●父母要终止粗野行为,父母的粗野行为和耻笑孩予等不良行为会给孩子一种混乱的信息。
●给孩子多立一些规矩,多提一些建议。
●扔掉孩子“年纪小”“不懂事”的辩护词。
●不能万事迁就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