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在出生之后,会自然而然地对母亲产生喜爱之情,而对父亲产生尊敬之心。孩子经常将父亲看做是“敬”的对象,反过来,孩子会有想要被父亲尊敬、重视的愿望。想要被其他人尊敬和重视,这是天经地义的事,没有人会不希望如此吧?因为这是做人之道。
孩子将这一愿望对准父母投射出去,特别是对准了父亲,那是因为孩子心中有祈求,他们不只希望母亲能够关心自己,还希望父亲也能关心自己。
所以,父亲绝不可以对孩子的教育漠不关心。孩子总是将目光投向父亲,父亲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对孩子有着重大的影响,我们必须要了解这一点。
父亲每天下班回家,在和妻子打招呼之前,应该先将目光投向孩子,和孩子说“我回来了”,这样是最好的。
这样一来,孩子就会觉得“父亲首先将目光投向自己”,这会培养出孩子对父亲深深的爱意和尊敬之意。
所以,在家庭教育中,最为重要的是首先让身为一家之长的父亲来示范家人之间的“敬”。在这样的家庭氛围中成长起来的孩子能拥有正直、坦率的心灵。
父亲为了能在家庭中受到大家尊敬,就必须展现出令人折服的行为举止,即必须要有值得被尊敬的内涵。
每个人都会朝着理想一点点进步以提升自己,最好能怀着“敬”之心从周围的人那里学习东西。人之所以成为人,是因为有“敬”。若是没有“敬”,就无法拥有道义之心。所谓的“道义之心”是人类最本源的东西,它基于想要被别人尊敬、重视的心灵需求。
因为有这样的心灵,所以人不会偏离轨道,而会想要走在正确的道路上。“敬”是高层次的心灵需求,是动物所不具有的,当其发挥作用时,表现为重视他人、珍视他人生命。
以前,父亲即便什么。都不说,但只要他在场,家庭教育照样能很顺利地进行下去。这是因为父亲的权威和存在感还犹存,父亲若是拥有足以被孩子尊敬的权威,孩子就不会走上歧途。但现如今,已经不存在那样的父亲了。在时代演变的过程中,父亲的存在感可有可无,以至变成只通过母亲来进行育儿。
要恢复父亲在育儿过程中的重要作用,母亲的首要任务是要尊重作为孩子父亲的丈夫。母亲若是对孩子说“要是变成像你爸爸那样,就太糟糕了”,在这样的家庭环境里,是无法将孩子顺利培养长大的。因为家庭里没有“敬”,所以孩子的心灵中无法产生清澈、朴实的道义之心。
无论如何,请父亲们站起来吧!若能如此,育儿一定能顺利地进行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