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宝宝和妈妈的交流中,非语言的沟通比较多。看到宝宝皱眉头,妈妈就知道宝宝的尿布湿了;看到宝宝笑,妈妈就知道宝宝高兴了。因为宝宝听不懂语言,他们与妈妈是通过亲吻或拥抱等皮肤接触来进行沟通的。
等宝宝学会叫“爸爸”“妈妈”以后,就开始减少和妈妈的非语言性沟通。随着思维越来越复杂、学会的单词越来越多,宝宝就想用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意思。宝宝的咿呀学语里总有一两句是大人可以听得懂的。
这时候的宝宝会使用他们自己独特的语言,也有很多妈妈喜欢用“宝宝语言”和宝宝对话,不过这不利于宝宝学会更熟练的对话。父母应该懂得如何使用好宝宝语言,但当然还要根据宝宝的年龄选择合适的词汇和句子的长度。跟很小的宝宝说话时使用单个词语比较好,但跟3周岁以上的宝宝说话时,应尽量用3个词语组成的句子,并且一句一句地、清清楚楚地说比较好。
父母应该掌握好与孩子沟通的方法。大部分情况下,孩子是用语言来表达心里所想的,但有时候也会所说非所想或词不达意。如果不明白孩子心里想什么,只是根据孩子说话和行动的表面意思来理解的话,孩子会觉得父母不理解自己,这样就很容易产生隔阂。
可能你也经历过这种事情。当孩子说不舒服时,父母便火急大燎地带他去医院,可大夫却说什么毛病也没有。眼睛看不见啦,头疼啦,腿麻啦等,虽然可能会有些不舒服,但更多的时候是孩子想得到爸爸妈妈更多的爱才会这样说。看来,爸爸妈妈有必要理解孩子的真实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