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简单地区别一下缺陷和错误这两个概念就会发现,缺陷比错误要可怕得多,因为缺陷的持续时间更长,甚至一生都未必能消除,它可以导致人们犯无数的错误,如果说在某件事上所犯的错误如人生之树上一颗腐烂的果实,那缺陷就是病在根系了。
可是,我们在前面分析得非常清楚,人是不可能没有缺陷的,那我们又何必把错误视为洪水猛兽呢?难道只是因为它体现得更具体,易于被我们发现吗?
有位家长来找我了解孩子的情况时,我非常明确地告诉她:孩子在学习方法和思维习惯上存在着严重的缺陷,一是只见树木,不见森林,捡了芝麻,丢了西瓜。例如,需要分类讨论或分条列举的题,他只要想出其中一类或一条的思路,就再也不顾其他;再如,上课时,如果某个知识点或某个环节没听懂,他就会停下来一直思考,不再跟着老师和同学们往下学,甚至后一节课都不听了。正如我前面说的,这种缺陷在一定程度上是个优点,那就是他的精神和注意力容易高度集中,容易实现知识点的突破,但如果不能将之控制在一个适度的范围里,就非常糟糕,不仅会因小失大,而且会学得很累,一上午四节课,往往第二节课还没上完,他就已经心力交瘁。
因为这位家长来校前曾打电话预约过,所以我做了一些准备,把如何认识对待这种缺陷的详细方法写出来,希望她带回去参考,其中包括:
1.引导他更充分地进行课前准备,通过预习把本节课的要点明确地写出来放在自己面前,这样就可以给自己一个直观的提示。
2.家长与老师沟通好,每天为他安排一个专门解决疑难问题的时间,或者给他找几个辅导老师,这样,就可以解除他的后顾之忧。
3.家长、老师与心理辅导老师密切配合,对他进行一段时间针对性的心理辅导,让他不要患得患失。
但这位家长几次打断我的话,不断强调孩子其他科目的成绩相对还可以,就是上次英语考试作文分数太低,希望我与英语老师一起多督促。我很了解这位家长的心理,她的大女儿上大学时因为英语四级总不及格,费了好大劲才拿到毕业证和学位证,所以英语几乎成了她的一块心病。但我已经明确地告诉她,孩子上次英语作文得分低只是因为他看错了题,其实他的英语作文水平不差,可她依然抓住不放,这就有些主观了。
可见,急功近利和由此导致的浮躁冒进思想,是教育的大忌。
分析和解决孩子的问题,一定要通盘把握,深入认识。这个孩子真正的问题是不能从大处着手,眼前出现一个小问题就不顾大局了。这样下去,表面上看起来暂时没问题的科目也会随着难度的提高而出现问题。如果只是抓着一次考试的成绩“头疼医头,脚疼医脚”,那就只能穷于应付,把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消耗在枝枝叶叶上,永远解决不了根本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