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夏秋季节,医院肠道门诊室里常常见到一些突然怕冷发热,腹痛,拉红白粘液便的病人。每天大便数次最多达几十次,肛门坠胀,有排便感觉但又解不出(医学上称为里急后重)。如果仔细询问一下,大多是吃了不干净的食物引起的。西医诊断为急性细菌性痢疾,中医把这种病称为湿热痢。可用下列单验方治疗:
一、轻症病人可选用:
1.新鲜马齿苋或新鲜地锦草半斤,洗净,再用温开水浸泡片刻后捣烂取汁,每天分3次冲服,连用3~5天。
2.银花、马齿苋、地锦草、铁苋菜、辣蓼、白头翁,苦参、凤尾草、车前草,任选3种,各用30克(鲜草加倍)组成处方,煎服,每天1剂,连用3~5天。
二、较重病人可选用下方煎服:
1.葛根芩连汤:葛根15克,黄芩10克,黄连5克,甘草5克。
2.白头翁汤:白头翁30克,黄柏10克,黄连5克,秦皮10克。
以上两个古方都出自汉代张仲景所著的《伤寒论》一书中,前方用于湿热痢早期兼有怕冷发热的病人;后方对下痢脓血,红冻多白冻少的病人更为适合。两个古方中的黄连如缺货,可用银花、黄芩、马齿苋、地榆之中的任何一种药物代替。
3.中成药一般用香连丸,每次6克,每天3次,也可选用木香槟榔丸或枳实导滞丸。
还有一种散发性的湿热痢,发病较缓,临床症状比菌痢轻,大便次数不太多,但粪便量多有恶臭,颜色象豆瓣酱样的暗红色。大便化验往往可以找到阿米巴滋养体或包囊,这便是阿米巴痢疾。可在服白头翁汤煎剂的同时,另用鸦胆子(即苦参子)20粒,去壳取肉,用桂元肉包裹或装入空心胶囊中,早晚各吞服10粒,连服3—5天。
菌痢和阿米巴痢疾如治疗不当或不彻底,可转成慢性痢疾。见经久不愈,时发时止,饮食稍不慎或感受寒冷便可诱发。这种病人中医称为久痢、休息痢,认为大多是虚证。治疗应改用调理脾胃的法则,适当配用以上介绍的清热解毒方药。如治久痢腹部隐痛,肢冷,大便稀薄夹黄白粘液,甚至大便不能自已控制的病人,可用附子理中丸;久痢脱肛,疲劳无力的病人可同时服补中益气丸,久痢而寒象与热象症状同时出现(中医称寒热夹杂)的病人,可服乌梅丸。
在菌痢流行季节,如见到突然发高烧,面部气色不好,呕吐嗜睡的病人,尤其是小儿,即使无腹泻或脓血便,也应考虑是否是“疫毒痢”(西医称为中毒性菌痢)。应及时送医院抢救,以免病情恶化,出现抽风昏迷,造成死亡。
从常山治疟谈起:
疟疾,民间称为“打摆子”、“冷热病”。解放前,在我国南方的广西、广东、云南、贵州等地,疟疾严重流行。当时曾有一首民谣唱道:“八月谷子黄,摆子鬼上床,十有九人病,无人送药汤。”它反映了疟疾在旧社会给人民带来的灾难。目前,全世界还有一百多个国家和地区,约十八亿二千七百万人生活在疟疾流行区,每年有二亿五千万人患疟疾,二百五十万人因之死亡。所以,疟疾至今仍然是世界上发病人数最多,分布最广的传染病之一。
我国劳动人民应用中药常山治疟疾,已有二千多年历史。李时珍的《本草纲目》指出:“常山,有劫痰截疟之功。”据现代药理研究证实:常山能杀灭疟原虫,它所含的生物碱,对间日疟及三日疟均有良好的抗疟作用。七十年代初期,我国研究发明了抗疟新药——青蒿素制剂,经临床验证,其抗疟作用比奎宁更有效,治疗恶性疟优于氯奎及其他抗疟西药。从古代的常山治疟到近代的青蒿素,说明中药治疗疟疾有较好疗效。
目前治疗疟疾还可选用以下单验方:
1、甜茶、乌梅,槟榔各10克,煎水于发作前3小时喝下。
2、常山12克,柴胡15克,黄芩、姜半夏、草果、槟榔各10克,煎水,于发作前3小时及发作时各服1次。
3、疟疾反复发作,左胁下有痞硬,形成“疟母”者(即由于疟疾引起的脾脏肿大),需另服鳖甲煎丸,每次5克,每天3次。
在疟疾发作控制后,应中西医结合,服用根治药物,以防止复发。